- · 云梦学刊版面费是多少[10/07]
- · 《云梦学刊》投稿方式[10/07]
云梦考古匠人,和他们手中的古老中华文明密码(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云梦县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李澜还介绍了工作室中其他亟待修复的漆木器。其中,一件进行脱水的双口扁壶勾起了李澜的回忆。“当时完成双口漆扁壶
在云梦县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李澜还介绍了工作室中其他亟待修复的漆木器。其中,一件进行脱水的双口扁壶勾起了李澜的回忆。“当时完成双口漆扁壶外部清理后,壶内晃动的时候会有声音,我们猜测扁壶内部是被隔板隔开后分成了两个区域,但无法确定其内部的结构和工艺制作的材质,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开展了科技保护,联合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通过CT扫描的方式,很快就清晰地检测出了扁壶内部构造细节和隔板材料。”根据李澜判断,双口扁壶是用来陈放液体的,但具体是用来陈放什么液体的还需要专家后续分析和鉴定。“但根据我推断,应该是两种不同的酒。”
各项罕见珍品首次出土
据罗运兵介绍,该文觚其形制极为罕见,由一截圆木纵向中剖而成,长34厘米、宽3.5厘米。半圆形木面被削成七个大小均匀的棱面,每个棱面宽约0.5至0.6厘米,正面七行书写文字,底面七行,一行留白,全文约700字。
在2021年郑家湖墓地C区发掘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套)中,漆木器总数达400多件(套),主要有耳杯、奁、盒、盂、扁壶、樽、卮、璧、俑等,人物画扁壶、虎头枕、双口扁壶、耳杯盒等极具特色的珍品,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的首次或罕见地发现,无不印证着云梦地区昔日文化的灿烂与繁华,并为研究秦人的葬俗葬仪、生活习俗、艺术造型以及秦汉漆器生产流通、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实证材料。部分葬具绘图还填补了秦汉绘画在图案、材质上的研究空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发现。
云梦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在偌大的江汉平原,这个偏安于东北部的县城曾因孟浩然笔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或是司马相如“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的大赋为后人知晓。
再述秦楚文化融合进程
浸泡在药水中小巧精致的凤型勺,勾勒着不同图案的墓葬木版画,还有依次排列在架上亟待修复的陶俑、木版画、日月纹奁等文物,无不散发着时代交替的历史脉络与秦楚文化融合的古韵,修复工作完成后,它们将成为研究战国晚期至汉初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的重要物证。
35摄氏度,这是郑家湖考古队工作时最熟悉的户外温度,也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位于郑家湖墓地C区的千余件(套)珍贵文物一件件地得以展现在世人眼前。“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2020年5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对郑家湖墓地开展考古发掘,共清理300余座战国秦汉时期墓葬。”罗运兵直言,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编号为274号墓葬出土的一枚木觚。
为保证400多件(套)漆木器得到最大程度保护,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李澜和考古队一起,及时做好预案,紧急开展清洗、脱水等系列工作。
赵军向封面新闻记者展示完成脱水、修复工作后的“中华第一长问觚” (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得益于‘边挖掘边保护'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本次郑家湖墓地出土的各类文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漆木器保护专家李澜表示,湖北省出土漆木器数量较多,饱水墓葬十分有利于漆木器保存,但漆木器出土时暴露在空气中,会瞬间改变其在墓中密封、饱水的状态,也对后续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文章来源:《云梦学刊》 网址: http://www.yunmengxuekan.cn/zonghexinwen/2022/0803/437.html